古董玉器从黑暗的空间出土,第一缕光穿越照进千年之后的今天。
是的,我们即将驱车进入武汉,来一场文化之旅,怀着激昂的心情,兴奋的思绪,热忱的情思越飘越远,直到抵达武汉的胡童里艺术馆,一颗滚热的心实锤锤地落地,仿佛一瞬落花沾泥,化作尘埃落定的肥料。
靠几代人的努力来养护艺术收藏品,不仅仅支撑地是巨大的财力,而是文化传承之火炬,一代代地传承,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
做人不能忘记我们祖宗的文化之根,而这些古董容器,是我们追溯我们祖宗起源的根灵,追溯我们从哪里来的证明。
若是他们会说话,那它们一定是无声的文化躺在陈列架上倾诉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
那未曾见面的古董,如惊鸿一瞥的动魄惊心,就这样突兀地闯进我的视线。
陶器,玉器,瓷器,佛像,漆器散落在一进门的四周,而靠我们右侧大约几米处便是供客人休息古朴桌椅,桌椅临窗透气,而据说这里占地800平方米,在武汉寸土寸金的地方,贵而大,时刻提醒这家藏品主人的身价不菲。
然,物质条件的不错,所以才能支撑起私家收藏,这是一个方面,而他们一代代的传承及情怀,值得我们赞扬。
据悉藏品主人的名字叫胡凯卿,祖籍黄冈,他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也是一名有文化情怀的收藏家。
参观完毕,我们一行人午餐就餐于他们公司的饭厅,而他们公司带有独立的厨房。
席间,招待我们的酒却是大有来头,是收藏品主人创办的酒厂生产的,酒名叫卿龙元液。
诗仙李白曾经一朝诗文醉后狂,而这个酒听说度数不高,只有18度,但对于我不善于喝酒的人来说,已经很高了。
于是,我怕喝醉,就没敢品尝,实乃人生一遗憾。
狷狂的微醺,往往在风雅的推杯换盏之间。没喝酒之前虽席间守着作家们的体面,但也算热闹。
因酒度数不高,所以杯光觥筹之间,一瓶酒就早已进入其他作家们的肚子里了,而几杯酒下肚后,席间的热闹达到顶峰。
不知什么时候,哪个老师又搞来一瓶白酒,因为我不喝酒的原因,不清楚那酒
的名称,于是,劝会喝酒的作家的酒必不可少。
大约众人见我年龄小,也没有强制让我喝,我也乐得轻松。
酒足饭饱之余,我们的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马上要分别,驱车离开胡童里艺术馆。
突然脑海里响起谭老师在休息时,开玩笑对我们说,我们都是时间的过客。
不知从哪一刻开始就已经呼应主题了。
我们这一行时间的过客,仿佛当下的时间过得飞快,昨日之日,音容笑貌,仿佛犹如今日还回响在耳边,而当时的谈笑风生,早已泛黄,如一陈旧的老照片。
下午,我们一起参观了武汉革命博物馆,在各个展馆内,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车轮,挟裹着我们在滚滚而来,我们怀着无比虔诚的崇敬之情,在接踵擦肩的行人中,感受到了一缕天光云影的穿透力。
党的领导是一种穿透力的光,能把燃燃地火种一代代传递给下一代,那是我们之幸。
光明之路,虽厚重且是血的教训,但因革命人的坚毅信仰,所以才显得可贵。
九月天的疲惫,在回程的路上尽现在一行作家的脸颊上,但热忱的心永不停歇,永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