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西戌村。
街道边三人一团,两人一伙在议论纷纷。
妇女甲:“哎,你们听说了没有?”
妇女乙:“啥事?”
妇女甲:“娥子找了个‘墓生儿’。”
妇女乙:“啥?‘墓生儿’?”
妇女甲:“连这都不知道?就是这人出生时,他爹已死了,没见过他爹的面。”
妇女乙:“你说的这是谁啊?”
妇女甲:“就是那个牛元生啊!还是娥子她娘自己做的媒哩。”
老太太:“说起这事,俺就有气。俺好心好意给她介绍俺娘家侄,要啥有啥,可她家愣是不同意,真不知好歹!俺想要找个什么大官哩,原来是找了穷光蛋。”
妇女甲:“听说人家就图他在外面当兵。”
老太太:“当兵算啥?是顶饭吃?还是当钱花?”
142.刘金鱼家。
人们喜气洋洋,来去匆匆。
刘金鱼正在为牛元生和娥子举行定婚仪式。
亲朋好友春风拂面,纷纷祝贺。
主持人:“今天是牛元生和赵姣娥定婚的大喜日子。来,大家干杯!”
众人:“干!”
身着军装的牛元生端着酒杯:“各位大爷、大娘、叔叔、婶子们,大家知道我是一个孤儿,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这第一杯我先敬父老乡亲们对我的养育之恩。来,大家干!”他说着一仰脖喝了下去。
老大爷:“这孩子小时候可受苦了,有今天多亏了俺大妹子,要不是她,还不得打光棍啊!”
牛元生:“这几年我在外当兵,除了这身军装,我是啥也没有。刘大娘对我恩重如山,这第二杯我敬刘大娘。”
一青年羡慕地:“牛哥,你算交了桃花运了,成了咱太行山的董永了。”
牛元生:“ 我比董永可幸福多了。刘大娘不但不给我和姣娥划天河,还亲自搭起了鹊桥哩。”
一青年:“来,我敬俺婶子一杯。”
刘金鱼乐得合不上嘴:“好,这一杯俺喝。元生在外面当兵,也是为咱老百姓过好日子。可惜俺就一个闺女,要是俺再有几个闺女,俺还要找当兵的做女婿。”
“好。”众人鼓掌。
143.玉梅家。
刘金鱼:“他叔,他婶,你看现在俺娥子和元生过的咋样?再不会有人说牛元生穷了吧!结婚这么多年,他们和和睦睦,养了一男一女,村里谁不羡慕?”
玉梅爹:“是呀,这倒是真事。嫂子,要说这部队上的事儿,你比俺懂得多。”
玉梅娘:“她大娘,还是你见过世面,看得远啊!”
刘金鱼:“再说了,玉梅这孩子脾气倔,如果你们把她逼急了,她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后悔可晚了。老话里说,强扭的瓜不甜,捆绑不能成夫妻。玉梅她有文化,有些事比咱们老年人看的透彻呢!”
玉梅爹:“嫂子,你这么一说,俺的心里就亮堂多了。”
玉梅娘埋怨说:“都是你老头子,财迷心窍,把孩子逼得连家也回不了。”
玉梅爹不屑地:“你也别说俺,开始你也是老牛拉破车 —— 转不过弯来。”
144、村委会会议室。
刘金鱼正和几位老太太、小媳妇议论着战士找对象的事。
刘金鱼:“咱们这里小伙子找媳妇难,可当兵的和复员军人找媳妇就更难了。那天,俺好说歹说,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总算把建军和玉梅的事说定了。你们都是些能说会道、热心肠的人,俺今天把你们召集来,不是以支书的身份,而是以一位当兵的母亲的身份,给你们商量个事。”
李秋风:“啥事?”
刘金鱼:“要说这事不大,可关系大。前些日子,咱村的东元和小宝回来探家,都老大不小了,媳妇没说上就走了。他们走后,俺那心里的滋味,就别提多难受了。人家孩子,在部队吃苦受累那么多年,咋说都是为咱老百姓,当兵的不能娶不上媳妇啊!”
李秋风:“提起给当兵的找媳妇,俺又想起刘婶子60年那档子事来了。咱村的石文宝当兵时找了个王村的媳妇,可复员回来后,女的父母嫌他家穷,说啥也不同意了。刘婶子知道后,就让十二岁的大儿子交元牵着毛驴,她骑在上面到女的家去。半路上毛驴失蹄,一下子把她摔了下来,胳膊脱了臼。交元劝她回家看看,可她说啥不肯,硬是托着一条胳膊把这门亲事给说成了。”
刘金鱼:“这时跟那时可不一样了。那时的人们都生活困难,想法也简单,现如今生活富裕了,人们的想法也多了。”
老太太:“是啊!现在小伙子、闺女们都兴自己谈,当兵的在部队一待就是三四年,哪有机会啊?”
一妇女:“再说了,当兵的探家回来就十天半月假,介绍个对象吧,刚认识还没热乎呢,就走了,留下个牵肠挂肚。现在的闺女谁愿意啊?”
刘金鱼:“兵总得有人当, 国家总得有人保啊!你不当兵,他不当兵,那国家不就完了。”
李秋风:“刘婶子说得对! 要是当几年兵,连个媳妇也找不上,那以后谁还愿意当兵啊!”
老太太: “没人当兵可不行,要不日本鬼子又要打到咱们家门上来了。”
刘金鱼:“俺听说,部队领导也为说不上媳妇的战士操心,可远水解不了近渴,俺寻思着咱成立个组织,专为大龄的军人说媳妇,大家说怎么样啊?”
李秋风:“刘婶子,你这个主意好。这叫送佛送到西,帮人帮到心坎上。”
刘金鱼:“那这事咱们就这么定下了。下面大家寻思着起个名,有了名才名正言顺,才好开展工作。俺当支书的全力支持!”
李秋风:“俺看就叫‘红娘会’吧!专门为当兵的做红娘。”
老太太:“这个名不太好听,要不就叫‘介绍对象小组’。”
刘金鱼:“叫小组也不大好听,咱也起个稍微洋乎一点的名。 俺看就叫‘军人婚姻介绍所’。你们看咋样?”
李秋风:“军人婚姻介绍所?俺还是第一回听说哩。俺觉得这名字有点招风,恐怕咱老区人听了不舒服。”
老太太: “俺说也是,咱能让老区的当兵的都找上媳妇就是了,起不起名不碍啥事。”
李秋风:“对,咱就别为起个啥名费心思啦。”
刘金鱼:“咋?你们嫌‘军人姻介绍所”这名字不好听?”
李秋风:“不能说不好,俺是担心这名字传出让人笑话。常人说:好事难出名,怪事传千里啊。”
刘金鱼:“ 那好,咱就是让这好事当怪事传千里吧,让全县、全国,就连全世界都知道,咱涉县老区西戌村有个 ‘军人婚姻介绍所’,也省的咱这几个老婆子花钱作广告啦。”
李秋风:“还是刘婶子走南闯北见得世面多,做起事来想的远啊!”
刘金鱼:“今天是7月26日,咱这‘军人婚姻介绍所’就算正式成立了,正好为‘八一’建军节献礼,明天就挂块牌子。”
众人赞同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