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

  26、西戌村。

  破旧街道的墙壁上还残留着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口号。

  村里几个青年人在往墙上贴标语“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依照法律服兵役是每个青年人的义务”、“欢迎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应征”。

  柱子:“狗子,怎么样,今年咱俩一块去吧?听说今年的兵是去北京的技术兵。”

  狗子:“别逗了,你最近没看报纸?南边还打着哪!”

  柱子:“南边打仗也不一定都上前线啊?”

  狗子:“那你去吧,你家四个带把的,少一个也没啥。可我是十八亩地一颗谷 —— 单根独苗,还得传宗接代哪!”

  柱子:“其实,接兵的现在还没来,今年的兵我也不知道去哪。”

  狗子:“那你为啥骗我?”

  柱子:“哎!都报名几天了,人们都知道南边打仗,报名的不太踊跃。贾支书让我们多宣传宣传,不然咱村的征兵工作上不去,他脸上不好看。”

  狗子:“你小子是为未来的老仗人卖命,人家拿黄花闺女犒劳你,可我凭啥?”

  柱子:“狗子,你听我给你说。”他们两人耳语。

  狗子乐了:“好说,好说。国家兴旺,夫匹有责嘛!”

  柱子:“不是夫匹,是匹夫。”

  狗子:“反正差不多,一个意思。”

  柱子:“啥差不多?人活着和死了,不就差一口气。”

  狗子:“你这人,怎么一根筷子吃藕 —— 专挑眼儿。”他高声地喊着“快去报名了,快去报名了,今年招的可都是好兵种,全去北京学技术。”

  柱子:“大家快去报名吧!一人当兵全家光荣!”

  几个青年围上来:“狗子,今年的兵真的去北京?”

  狗子揶揄地说:“那还有假,不信你们去问柱子。”

  柱子:“没有错,不但是到北京,而且全是技术兵。我大舅就在县武装部工作,是他亲口对我说的,还让我报名呢!”

  一青年: “得了吧柱子,你大舅在武装部是个看大门的,我还不知道。”

  几个青年人大笑。

  柱子:“看大门怎么了,那也是革命工作。”

  27、西戌村小学。

  破烂不堪的两间房,里面挤满了学生。

  室内设施简陋。学生的课桌是土台子,坐的是土凳子。

  娥子在为学生上课:“工人、农民、解放军。”

  学生们在大声朗读。

  娥子:“大家知道不,工人是做啥的?

  众学生:“做工的。”

  娥子:“农民呢?”

  众学生:“种地的。”

  娥子:“解放军呢?”

  学生甲:“站岗的。”

  学生乙:“打仗的。”

  娥子:“你们回答的都对,但又都不太全面。解放军是保卫国家的,是为咱老百姓站岗放哨的,是专门打敌人的。”

  学生甲:“老师,啥是敌人?”

  娥子:“谁侵略我们的国家,谁就是我们的敌人。”

  学生乙:“长大我也当解放军,穿着绿衣服,扛着长枪,可威风了。”

  一位邮递员骑车来到教室门口:“赵老师,刘大妈的挂号信。北京全国妇联来的,你来签个字吧!”

  娥子: “是吗?快给我看看!”

  28、西戌村街道。

  娥子拿着信急匆匆地走着。

  29、山坡庄稼地。

  刘金鱼在大汗淋漓地干活。

  娥子急匆匆走来:“娘,娘……”

  刘金鱼:“娥子,啥事?”

  娥子:“全国妇联来信了。”

  刘金鱼:“是吗?快给娘念念。”

  娥子拆开信:“(话外音)刘金鱼同志,你反映的情况妇联领导很重视,已将材料转到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但问题的解决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希望你耐心等待。娘,这里面还有一张邮票呢!”

  刘金鱼:“给张邮票干啥?”

  娥子看信:“信上说,如果问题仍得不到解决,让再给他们写信。”

  刘金鱼:“不愧是娘家人,想得还真周到。快把信给娘看看。”她捧着信激动万分“这可是北京给俺来的信哪。”

  30、夜。刘金鱼家。

  桌上摆着饭,一家人谁也没吃。

  刘金鱼:“这可咋办呢?那要等到啥时候?”

  娥子:“是啊,现在县武装部正在体检呢,再等一段时间,今年怕又晚了。”

  刘金鱼:“唉!都是俺影响了孩子。”

  躺在炕上的丈夫:“别费那个心了。把你再累趴下,咱这个家可没法过了!”

  刘金鱼:“不行,明天我再去公安局找找。”

  31、县公安局王股长办公室。

  刘金鱼满头大汗在敲门。

  一公安走来: “你找谁?”

  刘金鱼:“俺找王股长。”

  公安:“王股长刚下楼。”

  刘金鱼: “他一会儿能回来吗?”

  公安:“他可能去火车站了,要到北京去开会去。”

  刘金鱼:“要去多长时间?”

  公安:“可能是半个多月。”

  刘金鱼:“那可糟了,再过半个月就晚了。”

  公安:“你有急事?”

  刘金鱼:“是啊,都快把俺急死了!”

  公安看表:“他是11点多钟的车,你要是快去,可能会见到。”

  刘金鱼:“噢。”说完她匆匆下楼去了。

  32、崎岖的山区小路刘金鱼在奔跑。

  刘金鱼摔倒在地。

  刘金鱼仍在奔跑。

  33、邯郸。火车站。

  刘金鱼手拿站台票跑上站台。火车伴随着一声长鸣,慢慢向远处驶去。

  刘金鱼望着渐渐远去的列车大声呼喊:“王股长!王股长!”突然,她感到天昏地暗,一下昏倒在站台上。

  34、刘金鱼家。

  刘金鱼仍在昏迷。

  医生在为她输液。

  娥子守护在刘金鱼身边,眼睛因流泪过多而红肿:“医生,俺娘咋样?”

  医生:“她是劳累过度,造成虚脱。没啥大事,输完液就会好的。”

  35、县体检站。

  青年们正在检查身体。

  医生正准备给一名青年抽血。

  青年人脸背过去不敢看。

  医生一针扎下去,殷红的血液缓缓流入管子里。

  青年夸张地:“哎哟!真疼啊!”

  医生:“这点小针头你就嫌疼,如果上了战场怎么办?”

  青年:“我是不怕打仗,就怕打针。如果上了战场当狗熊,那可不是咱涉县的兵。”

+加入书架
主人,方便您下次找到
我,赶快把我放入书架吧~关闭
  • 目录
  • 书签
  • 上一章
  • 下一章

作者:梁祖国

分类:历史军事

状态:已完结

扫一扫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