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做梦

  没人能够想到,也没人敢相信,如此杰出优秀机器人——梦珍,竟然产自一个农家小院,并且出自一个初中肄业生之手!

  然而,奇迹就这样发生了!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亚洲大陆东部,双城市城郊,一处不起眼农家小院,一个老头独居于此。

  他叫张生宝。非工非农非工程师非科学家非知识分子非……什么都不是。

  准确称呼——无业游民。

  一生无职业,没做过任何上班打工挣钱工作。

  因此说他吊儿郎当游手好闲不学无术不务正业?也不对,因为他专注一事。

  自他十四岁上初中二年级起,五十多年,起早贪黑,无休无止,琢磨研究,不顾一切,只为此事,忘记其他,导致学业生活工作恋爱家庭等等一切搁置、荒废。

  一生、一心只为一件事——机器人!

  如今他年过七旬,身体弯成大虾,尖嘴猴腮,全身皱纹,皮包骨头。若非梦想顽强、强力牵引,手一松,整个人立马瘫倒、散架,撒手人寰。

  不工作,独身,何以为生?他又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说来话长。

  张生宝出身工人家庭。父亲张立德是双城市永红机械厂工程师,母亲李秀梅是同厂仓库保管员。

  张立德、李秀梅三十岁结婚。婚后不育,为传宗接代,夫妻俩四处访医问药,折腾近十多,张立德三十八岁半那年才通过试管婴儿得到一子,取名张生宝,意谓张家生的宝贝。

  视之珍宝,捧在手里,抱在怀中,其乐融融。

  生宝天资聪明,自幼喜好机械,五岁时就能把家中一只机械闹钟拆碎,然后一点点组装复原。张立德对此十分骄傲,夸奖儿子尽得他宝贵遗传。

  然而,自上初二起,宝贵遗传变成大麻烦。

  那年暑期,生宝上网读了几部有关机器人的小说,一发而不可收拾,着迷上瘾。不迷小说,不恋故事,幻想制造机器人,还要造出真正的、像人一样的机器人。

  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是他被小说中一个观点所误导:机器人和人一样是人,只是身体不同。人是肉体,机器人是机器体。

  为此,张生宝学习成绩快速下降,由年级前三直线掉落。

  张立德夫妇着急上火,百劝无用。

  末了,生宝初中毕业考试各科成绩不及格,没能毕业,上高中成了难题。

  张立德出钱把他送去一家职业高中,不久,退学,因为学不进去。

  为把生宝拖出迷梦,张立德带生宝去省城大专院校、国内生产机器人企业以及机器人科研院所……遍访专家。

  求爷爷告奶奶见着几位专家,听张立德介绍情况,询问生宝掌握哪些机器人知识、技术,听完,摇头,笑。

  所说一致:要想制造机器人必须完成学业,还要掌握相关技术知识,还要多学科专家合作,综合技术利用,否则连简单智能机器都制造不了,何况机器人?!

  生宝回来,不仅没放弃,反而信心大增。要求父母立即为他购买设备,他要开始制造机器人。

  父母不答应,生宝死磨硬扛,甚至绝食。

  生宝是家中独子,所求之事不是打游戏,不是做坏事……父母软劝硬扳不过,怕生宝出事,勉强答应下来。心想,过段时间,造不出机器人,没结果,生宝自会放弃,届时若能掌握机械加工技术,哪怕没文凭,凭手艺也能养活自己。

  于是,张立德为生宝购买一台二手机床,亲自、手把手教他加工技术。

  生宝不上学,但没停止学,所学全部与机器人相关,包括电子机械化学智能机器各类应用种种发明……

  边学边摸索边制造。造不了的软件硬件去网上订做、订购。

  张立德见生宝很快掌握车床技术,加工零件手到擒来,放下心来。

  之后,凭熟人关系在外揽些零件加工的活回来让生宝做。一为练手,二让生宝赚些钱,用于购买制造机器人材料以及养活他自己。

  一时相安无事。

  唯一问题是,他家住厂区家属楼。机器一开,楼宇震动,噪声过大,骚扰四邻,不停抗议。

  生宝不能停止做工。张立德夫妇只得搬家。搬去其他住宅区,存在同样问题。无奈,张立德在市郊乡下购买一处农家小院,全家搬进去居住。

  生宝只知机器人,不知人事,对象无着,年过三十未婚。

  期间,父母托人介绍不少对象,对方嫌他没工作,见人带答不理,无话可说,没白没黑围着车床转……

  李秀梅七十三岁那年因病去世,到死都没能见到孙子,抱憾而去。

  李秀梅一走,张立德身体垮了,只担心自己死后生宝衣食无着,省吃俭用,把每一块铜板都省下来留给生宝。

  张立德八十四岁那年去世,抛下四十六岁生宝独自一人继续做梦。

  此时,生宝机器人大框架已成,只需完善局部细节。然而,细节最费事,需要让一件件死物活起来,和真的一样。比如,凭生宝技术,制作一只手容易,但是,想要让这只手和人手一样活动、做工、感触,非常困难。

  细节耗费生宝大量时间,同时耗费大量金钱。

  父亲在世时,还可从外揽些活回来让生宝做,赚些钱,父亲去世,生宝独自在家,无钱可挣。

  眼看弹尽粮绝,无以为继。恰遇征地拆迁。张立德当年购买的农家小院被全部征用。生宝得到几十万元拆迁补偿,外加一套房。

  搬进新房,生宝依然故我。很快面临老问题——噪音。

  抗议声中,逃离市区,再去乡下租下进城务工农户一院房,重返乡下独居生活。

  拆迁补偿加上卖房所得,生宝手握百万现金,支撑此后几十年生活。

  生活花不了多少钱,租房、吃喝等,存款利息基本够用;钱主要花在机器人身上。越到后来花费越大,一些关键部件自己做不了,必须购买。精密机件、高级软件,样样成千上万,高的十万八万。

  生宝制造机器人不图钱,不图为自己做事,只想造个真人出来。

  眼看进入七十,向八十迈进,所剩资金不多,张生宝身体、精力已近油灯耗尽,再不成功,无力回天。一切到此为止,就此结束。

  生宝并不绝望,只是觉得有心无力,临近终点。

  此时,生宝如果突然眼睛一闭,死了,肯定没人知道;等到发现,早臭了……

  肯定是闻到一股臭味,才被人发现一个老头死在了租借的农家小院之中。

+加入书架
主人,方便您下次找到
我,赶快把我放入书架吧~关闭
  • 目录
  • 书签
  • 下一章

作者:永远三十岁

分类:玄幻奇幻

状态:连载中

扫一扫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