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第一战区担任河防和正面防御的有4个集团军,另有韩锡侯的第九军、马法五的第四十军和谢辅三的暂编第四军。这些重兵配备于郑州至陕县沿黄河南岸大约200公里的战线上。第一战区还有另一兵团集团:战区副司令长官汤恩伯上将指挥的3个集团军和其它部队。全部置于平汉路南段东侧。汤恩伯设指挥部于叶县。汤恩伯任前线总指挥。

  面对40万密集的兵力部署,又有了防守的经验,蒋鼎文有充分的理由自信。但他根本没有料到的是,这一次将是他军旅生涯的滑铁卢。

  副司令长官、前线总指挥汤恩伯上将统领着40万人马,与日军交战却一触即溃,望风而逃,短短20天之内就丧失了郑州、洛阳等49个县市、被称“日失一城”。

  日军按“一号作战”计划,首先要击溃的是第一战区的中国军队,占领并确保平汉路南段地区。日军拆除了在华北、华中各铁路支线上的枕木、铁轨等器材运集新乡、开封、信阳、武汉等地。1944年1月,日军大本营指示关东军调拨物资,派出铁道部队修复黄河铁桥,至3月中旬,中断6年的黄河铁桥重又开通。在此期间,日军征集了数万民工,重建了邙山头据点,将平汉铁路北段由小冀修复到黄河北岸。

  4月上旬,日军华北方面军主力集中到新乡以南和开封以北的黄河北岸。由绥远调来的坦克第三师团,关东军第二十七师团也先后到达。日军共有15万兵力,统属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指挥。

  4月17日夜,中牟地区异常寂静,风拂过田野,虫鸣蛙叫声声。

  午夜时分,一阵激烈的枪炮声突然响起,日本准备已久的“一号作战”打响了,豫湘桂战役拉开了序幕。

  凌晨2时,日军攻占了中牟。全部渡过了黄河的日军第三十七师团一路向郑州以南迂回。

  同时,日军第十二军主力兵团从中牟北面争相渡河往南推进。

  日军第三十七师团于4月19日清晨进至郑州城下并立即发起攻城战。日军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赶到,共有3个师团合力在这里与中国守军展开了殊死搏战。

  4月21日,日军坦克第三师团,骑兵第四旅团加入攻击郑州的作战行列。坦克群和骑兵的冲锋冲破了中国守军的防御。郑州陷落于日军之手。

  “接着,日军越过黄泛区,由邙山西犯汜水,南下攻占新郑、密县。

  27日,日军向许昌迂回,以4个师团加上坦克师团和骑兵旅团合攻许昌。中国军队与日军激战数日。5月1日早晨,许昌城归于沉寂。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十五军第二十九师全体将士,以生命完成了抗击日军的神圣使命,并与许昌古城一齐永垂不朽。

  日军于5月3日占领禹县、襄城。

  攻打禹县的同时,日军进攻洛阳。5月25日,洛阳失守。

  蒋鼎文率领战区长官部撤到了伏牛山中。汤恩伯奉蒋介石命令,为了保存实力,避免与日军死拼,急速地往后撤退。

  中国守军处于混乱之中。群龙无首,必须有人出面收拾残部。这时,李家钰将军挺身而出,将各部整理收拾,又毅然把自己部队调到第一线抵挡日军。进行了极为惨烈的拼死激战。在日军强大的攻势下,中国守军死伤甚众。

  最后,李家钰身先士卒,端起枪与日军对射,壮烈殉国。同时遇难的将军有总部副官处长周鼎铭少将,步兵指挥官陈绍堂少将。

  李家钰上将捐躯疆场,正气凛然。噩耗传至,举国悲恸。198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李家钰将军为革命烈士,并向其家属颁发了证书。

  从4月18日至5月25日,38天的豫中会战,河南守军全部坍塌,丢失城市38座、损失兵力20余万。

  日军打通了平汉铁路线,完成了“一号作战”的第一步计划,这样,日军湘桂作战的补给就容易了,并且可以牵制中国军队向湘桂方面增援。

  豫中战役中,中美空军联合作战,轰炸黄河铁桥达13次。4月28日,驻华美军第十四航空队司令陈纳德,命令詹姆斯•阿威克中校指挥的第八O八轰炸机中队“B- 24”重型轰炸机27架,在第二十三战斗机大队10架战斗机的掩护下,从桂林空军基地起飞,经信阳、武汉、郑州上空到达并轰炸黄河铁桥,使敌人交通中断几日,日军在推进的路上受到沉重打击。

  2、两个战场两种局面

  河南作战的帷幕刚刚落下,日军立即开始了“一号作战”的第二阶段——长(沙)衡(阳)会战。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畑俊六大将飞临武汉,以便就近指挥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

  为了稳操胜券,畑俊六调集了40万兵力,决定5月27日发动进攻。

  这场战役由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横山勇中将直接指挥。

  畑俊六抵达汉口的当天晚上,就召开了各参战部队师团长旅团长会议。畑俊六说道:

  “这一次长衡会战,对贯彻‘一号作战’计划,打通大陆交通线至关重要,可以说一锤定音。这一役打好了,往后就可以势如破竹。鉴于此,我方投入的兵力共150个大队,另有航空军及海军舰队、陆战队协同作战。这是我大日本皇军对中国开战以来,使用兵力最大的一次作战!我们当视为荣誉,拼力效命。本部要求:各参战兵团,务必重视作战速度和互相的紧密配合,快速推进,争取一举拿下长沙、衡阳!”

  横山勇会前曾仔细研究了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长沙守军主将、三次长沙会战与日军较量并占得上风的薛岳上将的作战特点和整个战略思想。他认为自己有了制胜薛岳的充分把握。他站起来,走向地图,讲解了作战方案,回答了同僚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