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事变骤起 中国军队血战卢沟桥

  华北告急 国共两党言和赴国难

  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在国内不断制造流血恐怖事件,力图将日本内阁变成“军部内阁”。他们的梦想,是要席卷全中国和准备立即对苏作战,以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的强国。

  卢沟桥畔,面对日本侵略军的无理要求,一个坚定的声音说,我军守土有责,决不退让!他就是国民党军第十九军一一〇旅旅长何基沣。

  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讲话,表明了对日较为强硬的态度。毛泽东评价说,这是国民党多年以来在对外问题上的第一次正确宣言。

  然而,北平、天津最终还是陷入敌手。

  1.华北上空战云密布

  延安,中国共产党机关所在地。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这里的黄河,涛声格外宏大;这里的军民,对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信心,格外充足。

  1937年的春天,中国共产党为了以更实际的行动表达对抗日的坚强信念,一方面大力进行抗日、挽救民族危亡的宣传,号召全国人民起来,勿忘“松花江上”“九•一八”,一方面着手筹开全国代表大会。

  5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在延安如期召开。

  同月,白区党代表会议也在这里召开。身处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共产党组织,纷纷秘密派代表奔向延安。

  中国共产党在此次会议上,极为真诚地宣布,全力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无疑,这是将自己主动推向挽救民族命运的风口浪尖之上。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们,从此投入抗日战争的烟雨血火之中。

  此时的日本军国主义,更加野心勃勃地觊觎我关内国土。而蒋介石在东北的“不抵抗”政策,早已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军国主义狂徒们肆无忌惮地认为,策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条件已经成熟。

  日本国内,法西斯“军部势力”和“民间势力”互相勾结,想借助侵略战争煽动日本民众的情绪。他们积极冲击“政党政治”,以此转移国内矛盾,已使法西斯侵略运动在全日本岛广泛迅速发展。日本“军部势力”的下层法西斯团体不断制造暴力恐怖事件频频得手,一个又一个武装政变也大都得逞。

  1932年年初,法西斯组织的“血盟团”和少壮派军官勾结,刺杀了前藏相井上准之助和三井财阀的最高负责人团琢磨。同年5月15日,一批法西斯军官发动政变,刺杀了当时的首相犬养毅,并袭击了政府和政党的重要机关以及重要的金融机构。1936年1月,日本军部下达派遣驻东京的第一师开往中国东北的命令。第一师乃驻防东京的两个师之一,是皇道派少壮军官的主要据点,这些少壮军官们认为这次派遣是使他们远离东京,遂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二•二六”兵变,以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他们占领东京政治中心永田町一带,刺杀了首相秘书(误认为是冈田启介首相),杀害了大臣斋膝实、藏相高桥是清、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等,并枪击侍从长铃木贯太郎使其身负重伤。2月27日,在中国厦门的日本领事馆发表声明说,日军青年军官叛乱是为了将当时的内阁更换成军部内阁,以席卷全中国和准备立即对苏作战,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的强国。

  以新陆相寺内寿一大将为核心的军部统制派充分利用这次事件,对内严厉肃军,彻底清除皇道势力,全面控制政局,同时却按皇道派提出的要求,将驻北平丰台第一联队第三中队第八中队,由中队长清水节郎带领,以卢沟桥为假想攻击目标,在宛平县城以北地区举行夜间军事演习。

  2.卢沟桥,民族自救的标识

  1937年7月7日晚11时许,狂戾的日军借口演习部队在整队回防时,遭到驻卢沟桥二十九军部队射击,因而走失一名士兵,要求入城检查。驻城的中国军队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第一一〇旅二一九团金振中营接到日军的请求后,迅速请示旅长何基沣。何旅长命令该部:第一,不同意日军入城搜索“失踪”士兵;第二,如果日军以武力侵犯,应坚决回击;第三,我军守土有责,决不退让,如有胆敢放弃阵地者军法从事。

  何旅长命令既出,官兵群情激昂,精神振奋,斗志倍增。而日军得到拒绝进城的消息后,恼羞成怒,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立即打电话威胁何旅长,声称:如中国军队不允许日军进城搜寻,将采取武力行动,一切后果由中方承担……何旅长不为威胁所动,坚决不允许日军踏进宛平城半步。

  消息传到北平市市长兼二十九军副军长秦德纯处,他急忙派员与日方交涉。这时,日方失踪士兵业已归队,但仍余怒未消,并决定抓住这次机会制造事端。他们一面对中方派去的人员诡称要查明失踪的具体经过后再进行谈判,一面调集军队包围宛平城。这时冀察当局为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要中方作出让步,同意中日双方派人进城作实际调查。翌日晨5时,当谈判代表刚步入县城不到5分钟,日军即以猛烈炮火轰击宛平县城,并迅速攻占了宛平城东北方的沙岗。

  面对日军的蛮横无理,中国守军二一九团团长吉星文忍无可忍,下令部队还击。与此同时,二十九军司令部也立即发出了坚决予以抵抗的命令,并电示部队“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蒋介石得知事变后,电令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等将领:“固守宛平,就地抵抗。”中国外交部向日本政府提出严重抗议,强烈要求日严令肇事日军,并立即退回原防。但日军对中国政府的抗议全然不顾,扬言“军刀一旦出鞘,很难不见血而还”。

+加入书架
主人,方便您下次找到
我,赶快把我放入书架吧~关闭
  • 目录
  • 书签
  • 上一章
  • 下一章

作者:梁祖国

分类:历史军事

状态:已完结

扫一扫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