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尉女记者历险记(6)

上尉女记者历险记(6)

  孙志军没有搭理随员。他接过驾驶执照,看都没看,顺手递给了王凯华。

  孙志军:“钱处长,上次就跟你说了,你这是违犯规定的!”

  随员:“孙大队长,钱处长现在是我们的副行长啦!”

  孙志军瞪了他一眼。

  钱副行长:“犯不犯规定,与我无关。你们的人硬要把车子给我用,恭敬不如从命嘛!”

  孙志军: “从现在起, 车子我们收回,并对你们处以罚款。王凯华、曹新鹏把号牌卸下来!”

  “慢!” 随员抹去笑验,露出明显的威胁口气:“我记得你是叫孙志军吧? 你就没有求地方的事了?你将来就不转业了?老兄,做事不能太绝,还是留条后路好!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嘛!”

  孙志军理直气壮地:“王凯华,卸!”

  转动的起子,卸掉下的号牌。

  化出。

  王凯华气愤地:“车子收缴了,罚款的支票来了,但钱副行长的神通也跟着来了——他活动地方有关部门不给孙大队长家属安排工作,通知银行不准付款,罚款支票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头支票,你说这事叫人憋气不憋气?”

  49.林部长办公室

  “事情还不是仅仅如此。”林部长把一份红头文件推到张筱娅面前:“这位钱副行长大人竟然以红头文件的形式,状告军区,说孙志军‘侵犯人身自由’、‘滥用职权’、‘破坏军政军民关系’好家伙,凭这一大堆罪名,孙志军可以上军事法庭了!”

  张筱娅把红头文件推给林部长,感慨地:“记得什么人说过,当金钱出来说话的时候,真理就沉默了。”

  “不对!”林部长的手拍在红头文件上,气愤地站起来:“正义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在我们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里,真理永远是真理,它绝不会向金钱跪拜!”林部长踱起步子“我准备直接向军区首长汇报这件事,如果有必要,我出面打这场官司!”

  50.大街上

  柏油马路上摩肩接踵的行人;

  着装整齐的男军人、女军人。

  孙志军、曹新鹏、王凯华等人在街口巡视。

  孙志军、曹新鹏等人走过镜头。

  孙志军这时突然停住脚步,目光射向前方。

  前方路口拐弯处,冯秀琴摆了一个补鞋摊子,正在为一个男青年钉鞋掌。

  曹新鹏、王凯华尴尬地站在原地,孙志军大步向冯秀琴走去。

  孙志军走到冯秀琴鞋摊前停下。

  不时有军人从鞋摊旁经过。他们看见孙志军和冯秀琴,都露出同情的目光。

  一辆地方高级轿车从这里经过,车里的钱副行长往补鞋摊上看了一眼,迅速扭过头,闭上眼睛养起神来。

  贾干事骑自行车从这里经过,他也看了一眼,迅速加快车速。

  埋头钉鞋的冯秀琴看到前面有一双脚老是不动,问了一句:“同志,你是钉鞋吗?”这一分心不要紧,一锤砸在手指上。

  冯秀琴捏着流血的手指慢慢拾起了头。

  悲壮的音乐。

  孙志军的脸一一牙关慢慢咬紧,威武不屈。

  冯秀琴流血的手指。

  冯秀琴的脸一一委屈、羞愧,眼睛里含着晶莹的泪花。

  曹新鹏、王凯华祭典般的庄重。

  站在不远处的张筱娅眼睛有些湿润了。

  51.招待所女宿舍

  张筱娅正在撰写稿件。

  张筱娅的画外音:“毫无疑问,在他身上带有些悲剧色彩。但我们所说的悲剧,是美学范畴的悲剧,是指代表进步社会力量的人在斗争中所遭受的磨难。忠于职守给人以赞许,威武不屈给人以祟敬,这就是我们从孙志军身上获得的最真挚的审美感受。”

  52.林部长办公室

  张筱娅:“林部长,我想到下面的部队转转,增加些感性认识。”

  林部长:“好嘛!我给你派车,再给你派个向导。”

  张筱娅:“车要派,向导嘛,就免了吧!我想悄悄地......”

  林部长风趣地:“你想微服私访,悄悄地进村?好!只要在我们军区范围内,你随便转,我保证不打电话、不传递消息。”

  两人哈哈地大笑。

  张筱娅:“那咱们一言为定!”说着她与林部长握手告别。

  林部长风趣地:“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53.军区大院里

  213吉普车驶出军区大院。

  哨位上哨兵有节奏的指挥手势。

  宽敞的柏油马路上213吉普车在奔驰。

  54.某市区

  人流中着装整洁,军容严整的男军人、女军人。

  身着时髦裙服的张筱娅在寻视着他们。

  55.训练场甲

  战士们在训练枪放下、枪上肩等正规化科目。

  56.训练场乙

  烟雨霏霏。

  战士们在冒雨进行正步训练,一招一式格外认真。

  战士们个个衣服透湿,雨水顺颊而下,他们顾不上擦一把,仍坚持苦练。

  57.不远处

  张筱娅非常感动的表情。

  张筱娅打着雨伞与司机交谈着。

  张筱娅:“小王,你看雨下这么大,你们为什么不调整一下训练日程?”

  司机小王不屑一顾地:“这是我们军区的老习惯了。训练日程是早安排好的,在这多雨的季节,要是一调整就容易乱套,所以,用干部的话说,这正是培养部队钢铁作风的好时机;用战士的话说,老天爷正考验我们呢,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我们一定要交出合格的答卷。”

  58.训练场乙

  排列整齐,训练有素的男兵方队,在雨中更显的威武壮观。

  排列整齐的女兵方队,她们英姿飒爽,一招一式格外认真,巾帼不让须眉。

  59.林部长办公室

  张筱娅与林部长在热烈地交谈着。

  林部长站起来倒了一杯水递给张筱娅:“张大记者,你这次下去辛苦了。”

  张筱娅:“这次到下面转了一圈, 我是彻底服气了。 怪不得三总部的同志,对你们军区的军容风纪、军人素质、军人作风给予这么高的评价。”

  林部长:“你真是过奖了,我们的工作做的还很不够,尤其是希望你这见多识广的大记者,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呢!”

  张筱娅:“林部长您就不必谦虚了, 我一定实事求是地把它写出来。孙大队长呢?我还想找他单独谈谈呢。”

  林部长无奈地:“今早还没起床,就有三个单位在他家门口等着接他。”

  张筱娅:“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

  林部长自豪地:“孙志军是全军闻名的人物,有关他的美称很多:队列大师、条令的化身、队列专家、孙氏步伐等等,不一而足。他不但做纠察工作,而且还特别注重抓部队的素质培养和作风养成,他的学员上到军区司令、政委,下到部队的班长、士兵,可谓桃李满天下。这几年来,他不但为三军仪仗队输送了人材,而且,在国旗班也有他的学员......”

  张筱娅吃惊地:“噢!”

  林部长:“这不, 为迎接今年的‘八一’建军节阅兵,许多单位都来请他去做教练。他的活动,要有军区首长安排。”

  张筱娅:“是吗?那他现在到哪里去了?”

  林部长:“他到军区军医学校去了。”

  60.军医学校的大操场上

  着装整洁的几千名男女学员列队集合。

  孙志军着装笔挺,用他那浑厚宏亮的声音在讲课: “……三军仪仗队是我们的榜样,有人精确地计算过,每位仪仗兵3年内所走的正步加起来,等于一个二万五千里长征。一些老兵已正步走完了三四个‘万里长征’。他们的神奇是练出来的、是走出来的,愿你们早日成为一排排的白杨树,一排排的城墙。下面我们分别进行训练:一大队练站功;二大队练踢腿;三大队练摆臂。开始!”

  随着孙志军高亢有力口令,训练场上摆下了各种队形进行操练。

  张筱娅在操场边上,边看边记录。

  61.一大队训练场

  一大队的学员全是20岁左右的女孩子。她们英姿飒爽,精神抖擞地站立着。

  孙志军在队列前跟她们一样站立。他像青松一样挺拔、矗立,一动不动。

  孙志军:“挺胸收腹,挺颈挺膝,头正颈直,两手合拢,双手下垂。”

  丽日阳光下,女学员一个个汗流满面,衣服全都湿透了。

  “扑嗵”一声,一个女学员倒下去了;

  又一个女学员裁倒在地上;

  又有一个女学员栽倒在地上;

  医护人员赶忙上前用担架把晕倒的女学员抬走。

  孙志军着装整洁,军容严正,挺胸收腹,纹丝不动。

  ……

  62.孙志军宿舍

  窗外,夜色如墨,整个室内静无声息。

  孙志军的爱人冯秀琴与孩子在默默哭泣,泪水顺着她们的脸颊哗哗流淌。

  孩子玲玲:“妈妈,妈妈,我要回家看奶奶、我要回家看奶奶!”

  孙志军手拿电报悲痛万分。他强忍悲痛,但晶莹的泪水还是盈出了眼眶。

  孙志军的爱人冯秀琴擦擦眼泪:“孩子他爸,你给领导说说,回去给母亲送个终吧。按咱家乡的风俗习惯,你作为长子,如果不回去是要被众人耻笑的。”

  孙志军仍默默无语。

  冯秀琴:“你哑巴了?你到是说话呀!”

  孙志军眼含泪水:“我,我——”

  63.女记者宿舍

  张筱娅在宿舍里挥笔疾书。

  她的画外音:“在他的面前,我感到自己作为一名军人是那样的矮小,那样的微不足道;感到自己作为一名真正军人的差距,从没意识到的差距!”

+加入书架
主人,方便您下次找到
我,赶快把我放入书架吧~关闭
  • 目录
  • 书签
  • 上一章
  • 下一章

作者:梁祖国

分类:历史军事

状态:已完结

扫一扫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