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流放回京

  夕阳中的长安,城墙和远处的大明宫仿佛被涂上了一层金色。在傍晚时分,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牵着一匹马,风尘仆仆地走进了长安城的东门。

  他站在城门内向着宫殿的方向望去,巍峨的大明宫、钟鼓楼还都是他离去时的老样子,唯一不同的,是他自己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浑身是胆的少年将军了。

  流放的这些年,岭南的瘴气深重,给他的腰腿留下了顽疾,只要是阴雨天,全身的骨头就像是生了锈一样地难受。不过还好,幸好皇上还能想起他来,自己这把骨头才不会扔在在梅雨不断的流放之地。再往前走就是大明宫了,葛福顺急忙下马,手里牵着马向宫门走去。

  他远远看见一个小黄门手里执一柄拂尘站在夕阳下,看见葛福顺走近了,那个小黄门提着尖细的嗓子说道:“葛将军,圣上听说你可能已经进京了,命咱家在此迎候!”

  葛福顺向那黄门官拱手说道:“多谢公公辛劳,陛下可曾下旨召见吗?”那小黄门脸上浮起一层世故的笑容,说道:“将军!圣上此时正在含元殿大宴各国使臣,今天恐怕是没有时间召见您了,不如先去馆驿休息,再等圣上的召见,您看如何啊?”

  葛福顺自从因为受了毛仲株的牵连,被发配岭南之后,家眷也被赶出了长安,妻子回到了自己的娘家,现在偌大一个长安城,早已没有他自己的家了。他只好听从小黄门的安排,到距离大明宫不远的一家客栈住下来,将马交给店小二就喂了草料。吃罢了晚饭之后,葛福顺让店家煎了浓浓的茗粥,独自品饮着久违的长安气息。

  此时的大明宫内张灯结彩,唐玄宗在大宴四海宾客,日本遣唐使、波斯使者、吐蕃使者、大月氏使者鱼贯而入,各国使者向玄宗皇帝奉上贺礼,玄宗皇帝龙心大悦,令各国使者一起来赌茶作乐。宫女们在锦屏后面煮茶,煮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贡茶。茶汤煮好之后后,再由小黄门端着热茶,赐给各国使者品饮,品茗之后,玄宗令各国使者将品茗的结果写在绢帛上,然后使者们的答案与小黄门手中的锦牌相对,答案相符者胜出。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工夫,黄门官在大明宫殿上宣布结果,日本遣唐正使多治比广成拔得头筹。

  玄宗皇帝大喜,命人撤去锦屏,此时各国使臣惊讶地发现,原来在锦屏后面煮茶的人早已不是宫女,而是玄宗的宠妃梅妃。

  梅妃在亲手煮顾渚紫笋茶,玄宗将梅妃煮的茶汤赐给获胜的日本遣唐使,遣唐使称赞梅妃煮的茶清香无比,滋味回味无穷。玄宗龙颜大悦,日本遣唐使团正使多治比广成趁着玄宗高兴,提出请大唐赐茶树和茶籽给日本国,并请大唐派遣茶农去日本种植茶树,也让大唐的茶种广播四海,让日本宫廷贵族能够品尝到大唐茗茶,正在兴头上的玄宗答应了日本的遣唐使。

  波斯使者见日本正使得到了如此丰厚的赏赐,自然不肯落后,他趁机向玄宗提出通商的请求,要玄宗降旨,令大唐边关守将沿途保护波斯商队,保证商队将大唐的丝绸和茶叶顺利运往西域各国,波斯使者的要求玄宗也恩准了。

  其他几个外藩小国的使臣也纷纷交头接耳,跃跃欲试,礼部尚书李林甫唯恐各国使者纷纷狮子大开口,急忙宣布演乐开始。玄宗对坐在他身边的梅妃说:“爱妃,何不趁此四海升平之际,演乐一曲?”

  梅妃低头称是,她低下头去的刹那间,露出一段洁白的粉颈,**的抹胸后面,高耸的**之间的**让玄宗顿时有些神魂颠倒。此时,小黄门为梅妃捧出白玉笛,梅妃用纤纤玉手拿起了白玉笛,吹奏一曲《长寿乐》,笛音曲折婉转,引人神驰。

  笛声刚落,梅妃又起身为玄宗献舞,只见她漫舞轻回,如惊鸿般轻盈,飘逸的身姿如同落梅缤纷,各国使者看得如痴如醉。舞罢,唐玄宗命人取出珍藏的宫廷美酒“瑞露珍”,令黄门用金盏斟满,赐予诸国使者。

  就在大明宫里歌舞升平的时候,长安城怀德巷内一家茶铺里传来一阵女人凄厉的叫声。茶铺老板娘蕙娘难产,胎儿迟迟不能分娩,她的丈夫又远行未归,这可急坏了街坊大嫂。街坊大嫂见蕙娘流血不止,不禁慌张地跑出去找人。她一连敲了了好几家街坊的门,可是那几家街坊都不肯开门。大嫂跌跌撞撞地跑过了两条街坊,见到铁匠铺的门开着,她就紧忙跑了进去。

  铁匠铺的老板离邦正赤裸着上身,在一块铁砧上敲打着一把镰刀,然后将那通红的镰刀放在水中,水甕中的水滋啦啦地响起来,棚内生起来一团乳白色的水雾。

  “阿离!茶铺的娘子难产,是莲花座胎啊,我接不成了,赶紧找郎中啊!”大嫂上气不接下气地对离邦诉说着事情的经过。离邦听了皱皱眉,赶紧回过身去,取出一百缗钱交给大嫂说:“赶紧请郎中要紧,晚了弄不好会一尸两命。”大嫂千恩万谢地拿着钱走了。

  大嫂刚刚转身离去,离邦看见一只通身雪色一样白的鸽子扑棱着翅膀,落在了铁匠铺的窗台上,离邦见四周无人注意,他赶紧抱起那只鸽子,快步向后堂走去……

+加入书架
主人,方便您下次找到
我,赶快把我放入书架吧~关闭
  • 目录
  • 书签
  • 下一章

作者:东方慧子

分类:历史军事

状态:连载中

扫一扫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