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习剑

  李大人道:“辛大人,现在的这个世道你又不是不知道,谁会替我们在金主面前说句话,倒是想看我们笑话的倒是有很多。”

  辛赞道:“李大人,您看这样吧,明天开始,我们就加派人手,满大街的张贴征集粮饷的告示,如果老百姓不交的话,我们就挨家挨户的去搜查,老百姓缴纳不上,搜又搜不出来,就不是我们的错了,即使金主怪罪下来又能如何,我们的命本就是捡回来的,如果杀了我们,谁来给他们管理地方事务,要是金主有人可用的话,早就把我们都撵回老家了。”

  李大人点点道:“看来也只有如此了,即使怪罪下来,就用脑袋顶着,看金主又能够把我怎么样。”

  第二日,亳州各地的城镇,全都张贴满了催缴粮饷的告示,无非就是交粮,交粮,没有粮食交的话,后果会非常的严重等等。

  老百姓看到了征集粮饷的告示,无不大声痛骂,金兵早就把粮食搜刮空了,哪里还会有什么粮食交粮饷啊!有些年轻力壮的老百姓更是气氛的说道:“要粮食没有,要命倒是有一条,如果金兵再来搜刮粮食,老子就和他们拼了,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还赚一个。”一时之间,整个亳州城一片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老百姓的不满情绪在逐渐的聚集,一个导火索就可能引爆一场战争。

  一日十多名差役带着两名金兵来到了一处农户家,有个老头正在家里煮饭,差役一进门就大喊道:“老头,快交粮食了,期限已经到了,再不交的话,我们可就要抄你的家了。”

  那老头道:“诸位官爷,家里是真的没有粮食了,要是有粮食的话,早就交出来了。”一名差役道:“老头,今天金国的大爷亲自来收粮食了,你要是不给面子的话,可就不要怪我们不客气了。”老头道:“官爷,我家是真的没有粮食啊,你们想怎么搜,就怎么搜吧。”

  看到如此情景,那名差役知道老头是真的没有粮食了,即使搜查恐怕也搜不出什么,回头对着两名金兵道:“两位,你们也看到了,这家是真的没有粮食。”

  一名金兵手提马刀,走了出来,来到老头正在煮饭的锅面前道:“老头,你说你没有粮食,难道你锅里的东西,就不是粮食吗!”说完语气不由的一冷,双目冷冰冰的看着老头,大有杀人的气势。

  老头道:“官爷,我锅里只不过是点野菜而已,家里真的一粒粮食都没有啊!不信的话,您自己可以打开锅盖自己看。”

  那名金兵看了看老头,又看了看那口锅,对着那些差役说道:“我还不信了,一粒粮食也找不到。”伸手就将老头的锅盖掀开了,只是往里面看了一眼,随即转身弯腰呕吐。

  这一下可把那些差役看楞了,但是那些差役都是当地人,虽然有点好奇,可是也没有多问什么,那两名金兵是来监督他们干活的,能够看到金兵的滑稽样子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情。

  一名差役上前问道:“大人,你是不是饿了,要不咱就在老头这里吃饭得了,正好到吃饭的时间了。”他这不说不要紧,一说之下,那名金兵吐的更厉害了,另外一名金兵不明所理,来到老头的锅前一看,哪里知道,一看之下,和那名金兵的症状几乎一样,也开始呕吐起来。

  那名差役继续大声说道:“老头,今天两位大人就在你这吃饭了,要好好准备。”话音刚落,那两名金兵已经失去了踪影。

  看到金兵跑远了,那名差役朝着老头使了个眼色,然后带着众人跟着走了出去。等所有人都走光了之后,那老头自言自语说道:“这年头,能够吃上老鼠就已经很不错了,还挑三拣四的,恐怕再过些日子,连老鼠也没得吃了。”

  但是,这样一来,差役几乎收集不到什么粮食,于是金兵就亲自动手,到老百姓家里抢夺粮食,更加激起了老百姓的愤怒,许多各地的老百姓纷纷聚集起来,对抗金兵的压迫。

  虽然各地的官差完不成任务,但是老百姓没有粮食也是事实,他们金兵亲自上门去搜集粮食,不但粮食没有收集到,还死了不少人,更是得不偿失。

  各地的官差,还都在大街小巷上帖满了征集粮食的告示,各地驻军传上来的消息也都差不多,金主完颜亮也没有什么办法,不但没有责罚,反而需要各地的官差做好本职工作,不然的话,整个大宋的老百姓一起造反,可够他完颜亮喝上一壶的。

  刘瞻府上,幼安和世杰正在一起读书,世杰突然停了下来看着幼安一个人在读,忽然说道:“幼安师弟,师父让我们二人各自填词一首,师弟可曾完成了。”

  幼安放下手中的书籍道:“我已经写完一首诗词,只等老师批阅,想必世杰兄早就已经填写完成了吧。”

  世杰道:“我心中已经有了诗词,想必会让老师满意的。”幼安道:“世杰兄,文采甚佳,幼安非常佩服。”说完站起身来,看了一眼窗外的天空道:“今天天气不错,我到外面练习一下剑法,活动一下身骨。”

  世杰道:“幼安弟,你的诗词文采绝不比我差,我们何不专心攻读诗词,将来好考取功名,安邦定国多有前途,像你这样天天舞枪弄剑的,岂不浪费了大好的青春年华。”

  幼安已经摘下挂在墙上的剑说道:“世杰兄,此言差矣,四书五经,孔孟之道,自然必须熟读牢记,此乃安邦定国的基本,但是如果要为大宋出力的话,只是会四书五经,填词习文的话,是远远不够的,习武才是报效国家的最佳选择,一个国家要是没有强大武力来保护的话,就会被别的国家欺负,我大宋就是因为重文轻武,才被金国占领那么土地,大好河山拱手让于金人。”

  世杰道:“幼安弟,你说错了,现在已经是金国的天下,我们将来要报效的国家将是大金,已经不再是大宋,要是被金兵听到的话,你要有杀头之罪的。”

  幼安冷哼一声道:“我堂堂的大宋子民,怎么可能永远受到一个野蛮部落的欺凌,早晚有一天,我会把他们统统赶回北方沙漠之地。”说完手持长剑走了出去,室外天气晴朗,空气清新,这么好的天气,正适合练剑。

  刚才被世杰的言语一激,幼安练剑练的更加用心,金国只是占领了许多的大宋的土地而已,只要大宋百姓起来抗争,金人早晚会退回北方。

  “呼”一剑刺处,带出一阵风,连地上的树叶都随着舞动的剑气飘了起来,不知道何时,刘瞻已经来到了院落的一旁,他并没有上前打扰幼安练剑,反而耐心的看了起来,小小年纪竟然能够将剑法施展到这种地步,真是一位练武的天才啊!

  刘瞻不声不响的来到屋里,他想看看世杰正在做什么,在他的眼中,世杰和幼安都是很有天赋的人,朝那个方向发展,或许他们的成就就展现那一方面。

  世杰正在填词,抬头一看,刘瞻已经来到了面前,连忙起身道:“老师,您来了。”刘瞻点点头道:“世杰,你的词可填写完了。”世杰道:“先生,学生已经有了眉目,正在填写。”刘瞻点点头道:“这回给你们出的题目非常有难度,能够写出来就已经很不错了。”

  然后刘瞻假装不知道幼安在外面练剑,问道:“幼安呢,他的词已经写完了吗?”世杰道:“先生,幼安弟,已经写完诗词,如今正在外面的院落中练剑。”说完世杰就将幼安的诗词交给了刘瞻:“先生,请过目,这是幼安的词,刚才他已经说过,如果先生来的话,就让世杰拿给先生过目。”

  刘瞻接过世杰递过来的诗词,内心不由十分的喜悦,连声赞叹道:“幼安的词,写的真不错,长大以后在诗词方面的造诣必定很高。”世杰听到先生的评论心中不由的一动,颇有一些不服。将自己的词写完之后,交给了刘瞻。

  接过世杰的词,刘瞻道:“这么快就写完了,很好。”心情正高兴的刘瞻接着看世杰的词,发现世杰的词也是非常的出色,心情大悦道:“世杰,你的词也非常的优秀,我刘瞻有你们两个学生也知足了,哈哈......”看到老师如此的开心,世杰道:“学生有如此的成绩都是老师教的好,如果换做其他学生的话,恐怕也会有如此好的成绩。”

  刘瞻更是高兴,世杰这几句话算是说到刘瞻心里去了,当老师的都希望自己的徒弟有所成就,如今看到自己的两个学生在诗词方面都很有天赋,又都十分的好学,心情自然十分的高兴。

  这时刘瞻看到幼安的桌子上,不但有《论语》之外,还有一本《孙子兵法》不由的一怔,然后又看了一眼窗外正在练剑的幼安。

  世杰道:“老师,我已经劝说过幼安弟了,作为学生一定要好好的读书,将来才能够有所作为,只是幼安弟听不进我的话去。”

  刘瞻回头看了一眼世杰道:“在不耽误学业的情况下,习武没有什么不好,不但可以强身健体,如果有需要的话,还可以保卫国家。”说完刘瞻不再理会世杰,径直的走出了屋子,近距离观摩幼安的剑法。

  世杰也紧跟着老师走出了房门,观看幼安练剑,心中在琢磨着,老师似乎非常赞赏幼安弟习武,看来以后我也要抓紧练习了,绝不能被别人比下去。

  幼安练完一路剑法,发现老师正在观看,连忙施礼道:“幼安见过先生,刚才正在练剑,没有发现先生的到来,请先生莫怪。”

  刘瞻呵呵一笑道:“幼安不必多礼,练剑是一件好事情,劳逸结合,对于读书也是很有帮助的,你现在年纪尚幼,在力道的方面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幼安道:“没有想到先生也懂的剑术,多谢先生指教。”

  刘瞻接过幼安的剑说道:“我来示范一下。”说完舞起了刚才幼安练的那路剑法,长剑所过之处,异常的平稳有力,看得幼安不停的叫好。

  一路剑法舞完,额头上居然出现了汗水,世杰这时赶忙递上一块毛巾让刘瞻擦下脸上的汗水。刘瞻一边擦汗一边说道:“练剑如同读书,不能够心急,一定要把基础打好,每一招每一式,都要有力度,这样才能达到习武的目的。”

  “多谢先生指点,学生记下了,日后一定会注意基础的练习。”幼安很兴奋的说道,刚才他从先生的剑法上,看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

  幼安年纪尚幼,他的剑法乃是何川所教,在传授剑法的时候,由于幼安太小,所以何川只是传授了一套最普通的剑法招式,并没有传授幼安如何手腕发力,用剑自如的诀窍,只是培养幼安对练剑的兴趣而已。

  何川是军人出身,知道一个人要想成为高手,需要从小就培养他对武功的爱好,有了足够的兴趣,才能够在他喜欢的道路上走的比别人更远。

  刘瞻笑呵呵的道:“幼安不但诗词了得,在剑术上也已经有了基础,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文武双全之人,前途不可限量。”幼安道:“先生,我现在年龄尚幼,正是学东西的时候,我爷爷还有何叔常提醒我,只有勤学苦练将来才能够有所成就。”

  刘瞻道:“你爷爷说的非常对,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够有所成就。”顿了一下道:“幼安,我发现你的桌子上还有一本《孙子兵法》,难道你对带兵打仗也非常感兴趣吗?”

  幼安道:“先生,学习诗词,四书五经,可以安国治天下,学习武功,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为民除害,打抱不平,至于学习兵法,则是为了长大以后能够报效国家,如果我们的国家都被人灭了的话,又谈什么安国治天下呢!”

  刘瞻听了心中不由的一阵激动,一个小小的孩子居然能够说出如此的大道理,真是了不得,就是现在的他都没有想到如此的长远,而自己的学生幼安就想到了,辛大人真是有一个前途不可限量的好孙儿啊!

  刘瞻满脸笑容的说道:“好,幼安说的非常好,你现在有了自己的目标,对你的根基非常有好处,无乱是在学习还是习武都是大有裨益的,改日我当送你去亳州武馆,请著名的武林高手教你真正的功夫,可好。”

  幼安高兴的连忙行礼道:“多谢先生,幼安无以言谢。”刘瞻呵呵一笑道:“不用谢我,这都是你爷爷安排的,都已经给你打点好了,日后要更加的用功多多练习,莫辜负了辛大人的期望。”幼安道:“学生知道了,绝不会让爷爷失望的。”

  刘瞻越看幼安越觉得喜欢说道:“昨日,收到了辛大人的来书,让你回家一趟,辛大人年纪大了,还要天天忙很多的公务,回家之后一定要好好的多陪下爷爷,让他老人家少一点牵挂。”

  幼安道:“谢谢,先生,现在幼安就准备一下去见爷爷,好让他放心孙儿的学业。”刘瞻道:“去吧,顺便带上你的诗词,给辛大人看一下。”幼安道:“学生明白,先生告辞。”

+加入书架
主人,方便您下次找到
我,赶快把我放入书架吧~关闭
  • 目录
  • 书签
  • 上一章
  • 下一章

作者:孤城驿站

分类:历史军事

状态:已完结

扫一扫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