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崛起
1986年秋,翠绿变金黄的华北平原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丰收。
“眼看就要秋收了,这可咋办?”清跃此时犯了难。
“咋啦?”泶旻不解道。
“晋杰太小离不开人,他爷爷奶奶也指望不上,又不忍心打搅我姑……”清跃愁眉苦脸道。
“咳!你别管了,在家好好照看孩子,秋收我自己就成。”泶旻笑道。
“那得啥百年才能收完啊?”清跃道。
“慢慢收呗!总有一天能收完。车到山前必有路,办法总比困难多。”泶旻十分的乐观。
“哎!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清跃叹息道。
秋收将至,农田里几近成熟的庄稼也是一天一个样。
这天周末,在重重农活的压力下,泶旻再也挺不住了。
“我们早点下手秋收吧!”泶旻道。
“现在不是还没人秋收呢吗?”清跃不解道。
“花生已经成熟了,别人没下手秋收,是想再让花生老一点,不过已经不耽误卖钱、种植了。再说,我们收着收着就到时候了。总比到时候过了,花生落满地再收强。”泶旻拿着从自家地里刨的几株花生道。
“行,那就按你的意思来办吧?”清跃道。
“嗯嗯!”泶旻扭头出了门。
泶旻齐备了收花生的工具,套上了骡子这就要往地里赶。
“哎哎!你把战杰、燕杰也带上吧?让他们在地里玩,我要蒸新馒头洗衣服,顾不上他们。”清跃急忙叫住泶旻。
“好的!”泶旻停下了车。“战杰、燕杰我们下地玩去了。”
“哦哦!”兄弟两人着急忙慌的出了屋门,连滚带爬的上了马车。
“你俩都抓好了啊!我要赶车了。”泶旻嘱咐道。
“嗯嗯!”两人双手紧紧握着车厢。
告别了清跃,泶旻便赶着骡子,直奔自家花生地而去。不一会儿,三人便来到了自家的花生地。
“你俩去地里玩吧!”泶旻一个个将其抱下车。
“燕杰,咱俩去捉蝈蝈吧?”战杰道。
“好呀好呀!”燕杰高兴的手舞足蹈。
随即,两人便一起在花生地里撒起野来。
泶旻把骡子拴在树上,卸下工具,便去刨花生了。
“呦!泶旻下手够早的啊?”路人道。
“咳!我这花生收着收着就晚了。”泶旻微笑道。
临近秋收的路人都行色匆匆,对于今年的收成和未来,他们谈笑风生。唯独泶旻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异人,没有亲近自己的父母,失掉了那些本该拥有的好命。
刨花生确实是一个体力活,不一会儿,刨花生的泶旻已是挥汗如雨。稍稍停歇,看着两个天真无邪的儿子,顿时动力十足。
天近傍晚,泶旻停下喝了些水。又俯身投入到捡拾花生的工作当中。
“爹,俺想吃花生?”玩了许久的兄弟俩此时看到花生已是饥肠辘辘。
“去地头,自己拿着花生吃去吧!”泶旻道。
“吃花生去咯!”兄弟两人拿着花生活蹦乱跳的来到了地头。
泶旻抬头看了看西下的太阳,便又投入到了捡拾花生的工作当中。
夕阳西下,夜幕渐渐的笼罩着整个大地。此时,兄弟两人已是吃得鼓鼓的小肚。
“爹,我们下晌吧?”兄弟两人一起跑到泶旻身边。
“再等等,天正凉快,把这点花生拾完。”泶旻牟足了劲,一心想凑着凉爽的天气把活干利索。
两兄弟一直偎依在父亲身旁哀求着下晌回家。良久,见父亲仍无动于衷的捡拾花生。终于沉不住气了,在一旁学着父亲的样子投入到了捡拾花生的行列当中。
常言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终于,在三人齐心协力下,捡拾花生的工作尽早的得以完成。
“哎呦!战杰燕杰长大了,能干活了?”泶旻夸奖道。
“嘿嘿!”得到表扬的兄弟俩干起活来愈发的有劲了。
泶旻把骡子套的马车牵道地里,开始装车。
“战杰你上去踩,我和燕杰往上装。”泶旻吩咐道。
“好嘞!”战杰麻溜的爬上马车。
就这样,一天下来的收成,父子三人一点一点的装上了车。不一会儿,马车上装了好大一车花生,父子三人满载而归。此时已是十米以外只闻其音不见其人的夜幕。
“呀!咋这么晚才回来?”清跃急忙开门迎接。
“天正凉快,就多干了会儿。”泶旻微笑道。
“他两个没吵吵着饿得慌?”清跃道。
“没说饿,他们只是吃了一点花生。”泶旻道。
“趁着没冲洗,那快把车卸了,我们就吃饭吧!”清跃道。
“好的!”泶旻把骡子拴在树上。
花生卸完,冲洗过后,泶旻给骡子添了些草料,一家人这才得以安生的吃顿饭。
“你也悠着点吧!别一下干活这么猛,再累出个好歹来。”清跃边吃边聊道。
“嘿嘿!你还别说,还真没感觉累。”泶旻笑道。
“那也不行啊?感觉到累了就晚了。”清跃板着脸道。
“娘,我和燕杰也可以帮着俺爹干。”懂事了的战杰道。
“对啊!要不是他俩帮我捡拾花生,还回不来那么么早呢!”泶旻微笑道。
“你俩捡拾花生的时候,一定要捡拾干净……”清跃接着又投入到教两个孩子捡拾花生的工作当中。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泶旻就早早的起了床。带上工具,伴着清晨微凉的空气,骑车前往地里。
泶旻一路骑行,寂静的大地上没有见一个人。鸟在清叫,虫在微鸣。摇摇欲坠且晶莹剔透的一个个小露珠,也将作别这个它匆匆而来,又将匆匆而去的黎明。
“砰!砰!砰!砰……”泶旻强有力的大手,紧握刨花生的工具,在一棵一棵往外刨花生。声声划破了天际,声声止住了虫鸣。他也在修饰着大地的颜色,丰收着属于人类的文明。
月光渐渐而逝,日辉慢慢而升。温暖着大地,蒸腾着众生。
“呦!泶旻下地这么早?”下地干活的路人道。
“也是刚来。”泶旻直起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稍作休息,趁着清晨的余凉,泶旻埋头又是一通刨花生。良久,不觉天已大亮,路上行人来去匆匆。此时,重度劳动的泶旻已是饥肠辘辘。看着刨出的一大片花生,泶旻长舒了口气,提起工具,骑上自行车,随着下晌人群回家了。
“下地了?”清跃刚刚做好饭。
“嗯嗯!趁着清晨凉快,刨了些花生。”泶旻箭步进了屋。
“饿了吧?”清跃看出端倪。
“嗯嗯!”泶旻匆匆的洗了洗手,拿起馒头便啃。
“赶明儿,你也吃点东西再走吧!”清跃道。
“嗯嗯!”泶旻一阵狼吞虎咽。
“吃完饭,你俩一起去下地吧,我给你们一人准备一个筐子盛掉落的花生。”清跃对着兄弟二人道。
“好的!”两人点头应道。
吃罢早饭,稍作休息,泶旻便去套车了。
“战杰燕杰,咱们下地去了。”泶旻喊道。
“哦哦!”两人各自拿着母亲给的筐子,爬上了马车。
“坐好啦!”叮嘱完两人,泶旻牵着骡子走了。
一路上行色匆匆的路人面透着喜气洋洋,看来今年定是个大丰收。看着一天一个样的花生,农田里的人也渐渐的多了起来。
“下车吧!”泶旻把车停在路边。
兄弟俩人片刻不离的拿着母亲给的筐子下了车。
“你俩去捡拾花生吧!我去把骡子拴起来。”泶旻牵着骡子来到了树荫下。
此时,积极性正高的兄弟两人,蹲下便开始捡拾花生。
泶旻在前面刨花生,兄弟两人在后面捡拾。不一会儿,两兄弟便捡拾了一片,瞅着架势还真像大人干活那么回事儿。泶旻高兴极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天正中午。天气也愈发的热了起来,路上陆陆续续有归的行人。
“行啦!我们下晌了。”泶旻看着埋头苦干的兄弟俩,着实心疼。
“下晌咯!”两人高兴的蹦了起来。
“来,让我瞅瞅你们筐里的花生谁的多。”泶旻走近前来。
“我的!”战杰看了看两人的筐道。
“捡拾花生仔细点啊!”泶旻摸了摸燕杰的头道。
就这样,为了不耽误上学,泶旻利用业余时间早出晚归的前去地里刨花生,抽空接送给两兄弟捡拾花生。
恰逢周末,泶旻像往常一样带着两兄弟在地里干活。
“呦!泶旻这一小班起来了?”林超父亲路过道。
“反正俺爹难为不住我了。”泶旻微笑道。
从那以后,无论是春播还是秋收,只要是地里的农活,泶旻加上渐渐长大的战杰燕杰两兄弟都能独立完成了。
俗话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岁月这条河流,也渐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换着它的走向。其实,世间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相对的好与坏。人生走到顶峰怎么走都是下坡路,相反,跌入谷底怎么走都是上坡路。
2017年6月1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