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口之家

  1986年6月10日(农历五月初四),华北平原上正值麦收,泶旻正在场里赶着牛碾场,身怀六甲行动不便的清跃也在场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天至中午,闷热难当,此时泶旻已是汗流浃背,牛更是累得疲惫不堪。

  “歇会儿吧!晌午了。把这些麦子拉回家就该吃饭了。”清跃坐在阴凉下道。

  “行!”泶旻应道。

  随即,停了下来,把石碾滚卸下来,牛拴到了树上乘凉,再套上马车。

  清跃帮衬着泶旻把刚刚打下来的几袋粮食装上马车,两人赶着牛坐上车,顶着大太阳回家了。

  回到了家中,因为门槛有点高,泶旻独自一人搬不上去,两个孩子年幼,身怀六甲的清跃随即赶来帮忙。泶旻使大劲,清跃用小力,两人一起把粮食一袋一袋的搬回了屋里。

  “哎呀!”清跃大叫一声。

  “咋啦?”泶旻忙问。

  “可能是用力太大了,肚子有反应了。”清跃咬着牙道。

  “呀!不会是要生了吧?”泶旻急忙去扶清跃上床休息。

  “你快去叫接生婆,我感觉不对劲。”清跃此时脸上尽是汗水。

  “好,我马上去。”泶旻大跑出了家门。

  一路小跑,不一会儿便把王婶请来。

  此时,清跃累了一天水米未进,已是筋疲力尽。可是动了胎气,孩子又不得不生。

  “清跃,你别睡啊!歇会儿攒住劲儿把孩子生下来。”王婶安慰道。

  此时的清跃不敢闭眼,因为她怕自己再也醒不过来,但睁着眼又实在太累。

  “清跃,你生过三个孩子了,不要害怕,你稍歇一会儿,一定能把孩子 顺顺当当的生下来的。”王婶看着十分虚弱的清跃,安慰道。

  一连几次,清跃攒住劲儿,用力都没能成功的把孩子生下来。身心疲惫的清跃,只能闭着眼睛努力倾听这个世界对她的呼唤。此时,鬼门关就在她的一念之间。

  王婶看着越来越虚弱的清跃,决定最后一博了。她拿来一个小盒,食指抹了一点,放在了清跃的鼻子上。

  极度刺激的清跃一口气差点没喘过来,此时十分清醒的清跃一鼓作气,终于成功的又为泶旻生了一个儿子。

  泶旻看着如此艰难生产的清跃终于母子平安,激动的热泪盈眶。

  为了给孩子起名字,泶旻又拿起了他最喜欢的历史书翻阅。

  受最近教《桃花源记》文章的影响,泶旻读来读去,最终以陶渊明所处的朝代取“晋”字为孩子命名,此后,柳晋杰的这个名字将伴随三儿子的一生。

  2017年2月20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