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表
1976年初,大地回春,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春暖花开。泶旻在果园里又开始了新的一年的忙碌。
正值三四月份时节,杏花芬芳馥郁,果园更是花枝招展美不胜收。
泶旻闲来无事,席地而坐于果园,闻着满园的芬芳静静地看起书来。
“泶旻,看书呢?”同村的教师文章下学回来路过果园。
“没事干,这里环境好点,看看书解闷儿。”泶旻放下书本道。
“咋样!果园的工作?”文章问道。
“咳!周而复始还不就那样吗?”泶旻怨声载道。
“对了,我们学校在招老师,你写字这么好,有没有兴趣来做老师啊?”文章邀请道。
“做老师?”泶旻顿时一惊。
泶旻一直以来都视老师很尊重,想都从未想过自己当老师。
“对!”文章点了点头。
“可我学历不高啊!”泶旻有些顾虑。
“你可以这样,先来学校教年纪低一点的学生,未来去师范学校进修一下, 已此提升自己。”文章安慰道。
“哦!哦!”泶旻回过神来。
泶旻顿时想起了爷爷当年的卦言,“拿书本的”与如今的老师不谋而合。心中一激,甚是欣喜。
“怎么样,有兴趣吗?这可比你在果园干活强多了,不然白瞎了你那一手好字。”文章道。
“我是想试试,这就给家人说一下,回头给你准信。”泶旻高兴道。
“好的,回头见!”文章骑车回家了。
“嗯嗯!”泶旻顿时是分开心。
辞别了文章,泶旻欣喜若狂,因为做老师的这个机遇太难得了。它与爷爷的卦言不但相符,还找不出父亲阻止自己的理由,更令人可喜的是自己也十分偏爱这份工作。
回到家中,泶旻把与文章的交谈跟父母说了以后,果然,父母欣然答应了泶旻做教师的这份职业。
泶旻十分高兴,连忙翻箱倒柜把自己曾经的课本拿出来看。看着书中的文字,泶旻仿佛看到了希望和那美好的未来。
次日,泶旻便登门去了文章家里。
“泶旻来了!”文章迎道。
“文章,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父母同意我从事教师了。”泶旻高兴道。
“和你说的那天我就已经猜到了。”文章淡定道。
“哟!你还挺能掐会算的?”泶旻微笑道。
“这还用算,你柳泶旻天生就是一个做教师的料。常言说,物尽其力,人尽其能。你若放在除了教师任何一个岗位都是损失啊!”文章一阵肺腑之言。
“呵呵!”泶旻被夸得高兴极了。
听了此番话,泶旻备感亲切,顿时信心十足。
“这样,明天你随我去学校去报到,学校到时候给你们安排培训上岗。”文章道。
“好好好!”泶旻连声点头。
面对即将改变的自己,泶旻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美好的遐想。
泶旻在学校报到后,同一批新晋教师一起接受培训,不久便登上了属于他主宰他整个人生的三尺讲台。
“泶旻,怎么样,教师这份工作还可以吧?”文章关心道。
“蛮好的,比我在果园里强多了,现在每天都感觉非常充实,而且非常有吸引力,精神头十足。”泶旻高兴道。
“无论什么事情,只要你努力去做,就做的不会差,更何况自己喜欢的职业。”文章鼓励道。
“嗯嗯!不和你说了,我要备课了,下学了去你家喝酒啊!”泶旻拿着教材回了办公室。
“好的!”文章微笑道。
泶旻十分珍惜自己这份来之不易且十分珍爱的工作,由于学校在外村,泶旻不得不起早贪黑的前去学校给学生们上课。虽然每月仅仅十五元的工资,但泶旻每天还都是乐滋不疲的幸福的工作着。
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了,泶旻和其他学生一样同时走进了学校,不同的是别人上学是为了升学,自己上学则是职业所需。
边教学边去师范学校学习,不久,泶旻从一个高小毕业生成为了一个他从未想过的合格的中师毕业生,并拥有了属于他职业所需,令他引以为傲的教师资格证。
生活就是这样,糟糕透顶后,每天都是蒸蒸日上。
2016年12月24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