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语气缓和下来:“即便临淄王为人豪爽、伸张正义,那也是法理范围内的伸张。如果张大好确实有罪,临淄王也救不了他;如果他确实无罪,即便安乐公主派人审理此案,也会明察秋毫,不会冤枉好人。你,还是回去吧。”
赵小坏走后,李隆基拿着那份合约,问高力士:“戏演完了,说说吧,这事儿,你怎么看?”
高力士微微一笑,道:“王爷果然睿智,明察秋毫,看出奴才是在演戏。这份合约,价值有二:其一,这是安乐公主的罪证,但这罪证的价值,只发挥在她倒台之后;现在若想发挥它的价值,纯属白日做梦,即便交给皇上、相王,也不会对安乐公主的地位有半丝动摇。其二,这是一份投诚表,也是它唯一现在就能发挥价值的地方。它说明,沁县县令张大好,是您的人了。”
李隆基冷冷道:“是我的人又怎样?还不是监狱里的罪犯一个,案板上的鱼肉!”
“王爷的意思……张大好,您不保了?”
“你不是让我韬光养晦吗?就算他投诚,我还能为了她,和安乐公主公开对抗不成?弄不好,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安乐公主反咬一口,诬蔑本王和叛党李重俊的余孽有染,岂不麻烦?”
高力士笑了笑:“的确有此风险。不过,张家在潞州一带,势力颇大;尤其张大富,富可敌国,不仅在潞州,在长安也有很多产业。当年高祖起兵,靠了木材商人武士彟(yuē,武则天之父)的资助,这才游刃有余、如鱼得水。王爷今后少不了也要干一番大事业,若想干事,其中难免有些坎坷,很多敌人,甚至会与你刀兵相见。王爷要广交朋友、广储粮草,隐忍待发。而且一切,都离不开钱财。光指望俸禄,想广交这么多的朋友,有些困难。”
“那为了巴结张大富,张大好是非救不可啰?”
“那倒也未必。不过,保住张大好、笼络住张大富,总比弃之不顾要强。”
“关键这张大好犯的罪名,万一上纲上线,就是死罪,如何救呢?”
“王爷糊涂了。咱们大唐律,固然摆在台面上,但其中可以操作的空间,实在太大。当年有人为废太子李重俊收尸安葬,皇上都未下令责罚,只是安乐公主暗中矫诏而已。免死铁券,若是捡来的,没做过任何利用,何罪之有呢?此事的症结,完全在人,就看安乐公主如何人为操作了。”
“她正筹备二婚庆典,恐怕不会杀人。”李隆基道。
“正是。利用庆典之机,奴才愿代王爷跑上一趟,送上点礼品,顺便说说沁县的事。其实事情也简单,安乐公主在意的不是张大好的生死,而是沁县县令是否属于她的势力范围。”
李隆基点点头:“说到点子上了。”
高力士笑笑:“她的意图,不过是警告王爷,别看王爷来了潞州,潞州官场也有公主的人。既然如此,我们何必正面交锋?把县令的位子,让给安乐公主的人,又有何妨?”
李隆基长出了一口气:“聪明。以退为进,韬光养晦。”
“对,此前王爷锋芒太过,这不是好兆头。废太子李重俊之所以失败,就败在这里,王爷不可不防。”
“在理。韬光养晦,我还需要怎么做?”
高力士诡异地一笑,道:“声、色、犬、马。”
“好,本王先把凤之蝉搞到手。”
“……”
5
高力士和李隆基密谋之后不久,同样的一幕,也在公主府上演。
不同的是,这次的主角,是安乐公主和她的心腹之一——李公公。
“‘鸭子’这次来,究竟什么目的?是他自己的主意,还是‘肌肉男’的主意?是他自己想讨好我,还是‘肌肉男’想讨好我?李公公,你怎么看?”
安乐公主不像其他金枝玉叶,从小长在深闺、饱读诗书;她出生在父母遭贬之地,生活窘迫,经历坎坷,没有多少文化教养,言语难免泼辣和粗俗。
每一个进入公主府的奴仆,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记住公主口中各色人等的外号。一旦记不住或者记错,责罚是免不了的。
要命的是,公主给人取的外号随时有可能更换。她身边的仆役、随从,必须十分精明,把公主心思揣摩彻透,才有可能长期待下去。一个弄不好,随时就会被公主扫地出门。
“鸭子”是安乐公主对所有太监的外号,有时候为了区分,她会在前面加上姓氏,比如“韩鸭子”“冯鸭子”;或者加上其他可供分辨的形容词,比如“老鸭子”“小鸭子”等等。而这一次,“鸭子”指的是登门拜访的高力士。
对李隆基,她虽然恨,却不反感,甚至有点惺惺相惜的味道,所以用了“肌肉男”这个画面感扑面而来的外号。李隆基若是知道了自己这个外号,究竟是会气呢还是会乐呢?要知道安乐公主也是大唐289年的“公主第一美”。
这俩人如果不是仇敌,或者安乐公主放下身段施展美人计,那画面,一定美到无法抵挡。
【李隆基批注:不开心!朕是“千古基业”的“基”,不是“肌”,更不是“鸡”!】
明明知道安乐公主在背后也会呼自己为“李鸭子”或者“老鸭子”“银发鸭子”,李公公还是尴尬地陪着笑,尖着嗓子道:“奴才以为,这既不是高公公想讨好您,也不是李隆基想讨好您,而是一计。”
“一计?”安乐公主小嘴一咧,像一对爆开了连体樱桃,大笑道:
“‘肌肉男’向来自视甚高,甚至敢在则天大圣皇后面前口出狂言,这种莽汉,能有计谋?”
对安乐公主的弱视和短见,李公公早就心怀不满,她对李隆基的这种评价,又让李公公的内心掉进了冰窟窿。李隆基这人,的确缺点不少,但真正干起事来,则心狠手辣。安乐公主居然如此看他,简直让他眼睛跌出了白内障。唉,当初自己没选对主子,可又不敢盲目乱动;此时安乐公主如日中天,自己万不可找死、万不可找死啊!他在内心,拼命提醒自己。
“公主所言不假。李隆基的确是个莽汉,而且纵情声色,整日只知游猎。可公主听说过一个词,叫韬光养晦么?”
“掏光……什么?掏光羊粪?”公主文化底子不高的弊端,一下子暴露在了洋溢着松脂香的公主府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