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耳边时常回响起“世界真小”的感叹,我们也在搜狐博客里沉浸着“相逢的人会再相逢”的期盼,在今天以前,我想这种相逢仅仅是自身主观的期盼和夙愿,但这句温暖的“相逢”在今天于我内心深处荡起层层涟漪。
和往常一样,我依然准时的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在浏览器的飞速扫描中看着昨天发生的新闻直到吃完早餐。看起来这和以往没什么两样,我已经习惯了如此缓慢甚至看似安逸的工作。也许这正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理想,上班儿看看新闻,翻翻书籍;有时还能够带薪的开溜,七个半小时辅以正常休息日及福利······这就像钱钟书先生笔下的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而我想尽快逃脱。上周我开始了目标明确的“批量式”投递简历,从面试的结果来看还是相对乐观,预约了一些较为合适的面试机会,今天下午便有一场复试安排。
这是一家电商公司,主要在电商平台上经营拍立得相机产品。从昨天初试和招聘专员的聊天来看,我们还算投缘;旅行、乐观、阳光等标签不谋而合的贴在对方的脸上,当然在工作的方式和理念上我们也有互相理解之处。有人说我是感性和理性的集合体,对待工作非常理性,这有点可怕;但如果感性起来,我更“可怕”。从情感方面和工作本身来看我对这家公司有自然而然的倾向性,因此面见经理的复试,我更加注重些,在专业方面做了充足的准备。
和昨天的时间一样,我来到公司的面试室等待着经理的来临。大约在十几分钟后,“吱~”的一阵声响,玻璃门缓缓打开。门外的那个人显得有些小心谨慎,轻轻地推开门,似乎略带疑问的探出头打量着里面的我。待我听到声响回过头时,我彻底惊呆了。
这不是Mandy吗?!哇靠,这是缘份吗还是?我们口中突然蹦出了“缘份“二字。
在去年的秋天,她还是主管;而在此时,她已然是一位经理,更重要的是我们在面试的场合下相遇,这种见面的情景我想更多时候被安排在电视剧里。
由此我们的话题不再是所谓的专业,更多谈及的是以前公司的变化以及个人发展的规划。此时不大的面试室显得有些空旷,氧气有些充足,当然惊喜过后的激动辅以而后的笑声弥漫在这座小巧的玻璃房子里。我很享受这样的时刻,哪怕我们以前在某些时候存在摩擦甚至误解,在此刻对于我来说都已经放下和彻底释怀了。
在一起共事的时候,也许感觉不到缘份的力量;而再次相逢时,哪怕一晃而过也感觉会是天注定的安排。相逢的人会再相逢,也许这不仅仅是期盼;在该见面的时候,我想上帝不会忘记帮大家安排。
所有的事都是为你而生,所有的人都是为你而来
写下这个标题,我很诚恳的告诉大家这并不是一篇抄袭“作文”;如果你对这题目感到熟悉,我想你一定和我一样在微信中曾与它邂逅。
是的,我的确在朋友的微信中看到了一篇同名文章;我当时告诉她:我很喜欢这个标题。之所以喜欢,不是如水般的柔情飘逸表达,更多的是我相信这个题目与曾经的一段经历有着天然共鸣。
记得那是三年多前的九月,和很多求职者一样忙碌于网络投递简历,徘徊于人才市场的进进出出。还记得那时揣着市场类型的工作而心里守着成为HR的幻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着想法有点天真有点懵。对于一个毫无相关工作经历,拿着毫不相干专业毕业证的我来说,这算是怎样的跨度。即使放到今天,我想没有其他优势的打动,我也很难将offer发给一个和我当时情况差不多的求职者。可是,我却很意外的找到了一份HR工作,而且速度很快,薪水依然具有吸引力。
这是一家早教机构,缤纷多彩的霓虹灯光伴着满地的可爱玩具装点着工作环境的童真。
那天的面试显得的顺利,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性HR经理问着我各种问题,当然这些问题很少具有HR专业性。显然,在她看来我是毫无疑问的菜鸟,即使问了,我也答的不够圆满。因此所有的问题都围绕着以往工作经验及收获和对未来的规划展望。现在说起来似乎比较轻松,然而在当时,接近一小时的左右“盘问”的确让我显得有些疲惫。
后来,她问了我最后一个问题:“想加入我们吗?”
那时,我依然很傻很天真并满怀激动地说:“想”。
“那就加入我们吧,欢迎你!”她笑着对我说并伸出右手,做出握手状。
我的职业转型就在如此卡哇伊的环境中伴随着经理的热情温和结束了,由此我成为了一只菜鸟级HR。后来彼此熟悉后,我有向她问道当时录用我的原因。她非常简单的告诉我,因为你当时的表达能力打动了我,还有你在简历上写到的“HR实战班”的经历。
听后有些惊讶,不过我明白,表达的确打动了她,同时培训班的经历顶多算做她说服自己的理由吧。后来在工作中我们配合的非常愉快,同时在当时公司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在人力资源招聘方面也为她立下汗马功劳。再后来她改变了我在职场的价值观,让我明白所谓的“双赢”,而且我渐渐发现,自己和她一样越来越喜欢“聆听”,懂得接受与分享;而非以前热衷口若悬河,满口飙英语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那家公司比当时强壮了不少,人力资源部门的力量也壮大了许多。离开多年,自己也在奋斗的城市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每当年末看着招聘的同事走进校园开展宣讲活动并不时向校园学生们发出offer,我都会不由的感叹:很多人以为从恋爱到婚姻是靠着天注定的缘分,其实找工作拼事业何尝不是呢。我们希望找着合适的工作,HR希望找到心仪合适的求职者;在这一来一去之间,寻找在无形中变成了工作的主题。每每寻找千里,拿起一份简历猛然间顿悟,原来要找的人就在这里。
所有的事也许都是为你而生,所有为你而来的人也许是前世注定的安排。面对浮世未歇的人流,多一份珍惜,多一些相望,也许彼此的距离真不是近在厘米,而是跨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