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免费畅读
意见反馈
作品字数: 30万以下 30-50万 50-100万 100-200万 200万以上
作品状态: 已完结 连载中
排序方式: 最热 最新
31人说:我们的中国式人生
陈菱 【已完结】
简介:一个人的故事只是故事,一千个人的故事就是历史。 “真实传媒”的《往事》团队,历时八年,寻访历史亲历者逾千,不以官高为荣,不以众下为辱,构筑中国电视当下*规模的“口述历史”栏目,从数十个角度,全力纪录20世纪的中国式人生。以真实人物叙述真实事件,以真实史料构筑真实细节。 一本好书,要在入人心,有背景有细节,有思想有温度,让读者感动、思考、回味,末了珍惜地掩卷而叹。书里的故事,或幽默、或悲怆、或震撼,在读者看来,都是传奇;但对讲述者而言,传奇地活着,并非他们的意愿。他们在接受访问的最后,往往说:平凡地活着,真好。 这本书,也曾取名“平凡地活着,真好”,21个故事,31个讲述人的讲述,都不自觉在印证这个主题。普通人遭遇大事件,因此波澜起伏,人生跌宕;大事件笼罩一个个普通人,拨弄他不由自主,手足无措。普通又不凡的主人公,努力着,维护自己的立场,守护一种生活,安定人心的良善与祥和。
情洒太平洋
廖兆暄 【已完结】
简介:这是一部感人至深又极具史料价值的纪实文学巨著。太平洋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七十多年的时空,仍然能让我们嗅到战争带来的灾难和创伤,曾经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灾难和浩劫的刽子手仍未道歉。 作者廖兆暄先生以八十岁高龄,笔耕不辍,细大不捐,踏遍大洋两岸山山水水获取第1手资料,历经数年撰写这部纪实文学,全面展示抗日战争期间、太平洋战争期间,国人在抗战的同时,在后方营救美军飞行员的感人故事。杜立特、尼尔森、法克特、伦纳德、劳逊……一串串曾经陌生的名字从此镌刻进更多中国人的脑海里。这些参与营救的军民,如贺扬灵、赵福基、秀绣芳、刘同声等,还有那些后来遭遇日军疯狂报复而惨遭杀戮的二十多万同胞,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巍巍丰碑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珍惜和平。这部纪实文学的面世,填补了国人对太平洋战争史实的空白,是一部充满了血泪和警示的泱泱巨著。
我在慈禧身边的两年
德龄 【已完结】
简介:《我在慈禧身边的两年》作者德龄公主是大清驻法大使的女儿,后被慈禧选作贴身女官。德龄公主以一个接受过西方自由平等教育的“普通人”的角度,以大量篇幅描述了慈禧的饮食起居、服饰妆扮、兴趣爱好、性情品格和内心世界,展现了慈禧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同时,书中还记录了给太后画像、太后过寿、皇帝过生日、祭奠咸丰、过中秋节、过年等一系列事件。其中许多内容和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相互印证,对于研究晚清官廷及社会政治生活,极具历史价值。
国家情愫:中国大援疆全纪实
裔兆宏 【已完结】
简介:本书为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规划文艺原创精品项目。从国家战略层面,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民族团结等多个侧面展现援疆举措与实绩,讲述了新中国数代援疆人甘于奉献、支援边疆的动人故事。援疆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该书是描述几代援疆人全方位支援新疆建设、发展的长篇纪实,体现了党和国家及全国人民对少数民族的关心支持,突出了民族和谐、共同繁荣富裕、共同实现中国梦的重大主题。既有面的概括,又有线的梳理,更有点与细节的展示,是一部内容深刻、主题突出、具有现实意义充满正能量的厚重之作。
大国粮仓:北大荒留守知青口述实录
朱晓军 【已完结】
简介:20世纪50年代,14万转业官兵开赴“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天低昂,雪飞扬,风癫狂”的北大荒,为饥饿的共和国“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60年代,全国1700多万知青上山下乡,54万知青来到北大荒。到了70年代末,95.5%的知青返城了,80万知青留了下来,其中有两万来人留在北大荒,被称之为“留守北大荒的知青”。 今年正值知青上山下乡50周年,留守知青年纪大的已年过古稀,年纪小的也将近花甲,作者从采访过的数百位对象中选出19位最有代表性的知青,这19条命运的曲线构成了16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述说着从下乡到坚守的过往岁月。北大荒留守知青用50年的生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人生的坐标,让我们找到自己的位置,让我们懂得什么叫责任,什么叫担当,什么叫承诺,什么叫人生……
西装先生与旗袍太太
陶方宣 【已完结】
简介:民国是一个非常传奇的时代,旧思想与新文化、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小脚女人和新派女性并存……新旧交替,相互激荡,色彩缤纷的生活孕育着社会的巨大蜕变。所以才有西装与旗袍这样优美动人的爱情,才有西装与小脚这样匪夷所思的婚配。本书讲诉30多位民国大师、名流奇异的婚配故事,带你领略那个时代的市井百态,读懂转型时期的中国和与时俱进的中国人。
五十四种孤单
普玄主编 【已完结】
简介:孤寡老人是特殊群体,他们虽然都享有国家的良好福利,但又似乎被社会所遗忘,似乎他们从未在这个社会立足过。事实上,每一位孤寡老人都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甚至因为誓要摆脱孤身的命运,他们的阅历更为丰富和令人动容。本书中的54位孤宿老人即是如此,如今他们均已经得到了民政部门的悉心照料,生活舒适安逸,而他们的精神状况则成为相对凸显的问题。从他们的口述中,可以看到他们都有着极为丰富的人生经历,都向往家庭生活、对天伦之乐充满向往,都在遭遇到命运的不公对待后长时间地抗争与奋斗。但“孤寡”似乎有着某种遗传密码,总能在一代代人身上发生,这些孤宿老人的命运与经历,有助于我们更深一步理解孤寡的成因,对如今尚在中青年的人群有着极为宝贵的借鉴意义。 本书为中国作协、湖北省作协“孤寡老人生存状态调查项目”,旨在通过对福利院等场所的孤宿老人的走访采访,提炼出孤寡的成因,呈现孤宿老人的现状,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老龄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孤宿老人的人生际遇、当下生存和精神状态,是极具社会价值的资料。
每天都在失去你
韩青辰 【已完结】
简介:《每天都在失去你》是作者直面其父亲之死的日记体纪实作品。数年前,她父亲因患癌症住院治疗,在他生命的很后几个月中,作为女儿的韩青辰尽力侍奉于父亲的病榻之前,周到照顾。期间她每天记日记,写下了关于生,关于死,关于人在病魔前的脆弱与顽强,更写下了父女间浓浓的亲情和无可挽回的生离死别。读来令人震撼,也发人深思,从而让我们活着的人更好地珍惜生命,珍惜人与人之间美好的一切。
我的高考:南京大学1977、1978级考生口述实录
朱庆葆 【已完结】
简介:977年,随着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黑暗与混乱终于退场。中国向何处去?1977年10月21日,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对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进行改革。同一天,《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在无数人彷徨的身影中,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中国,一度前途灰暗的青年人看到了希望。1977年12月,全国各省十三届高中毕业生——570万人涌向了高考考场,踏上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征途。1977年的寒冬,考场上却散发着郁郁勃发的生气,数百万考生正在用自己手中的笔,书写着未来的轮廓。第二年春天,27.3万大学新生踏入大学校园,在高校停止招生的十年寒冬后,终于等到了春回大地。1978年9月,新一轮的高考再一次拉开帷幕,前后两届共1000多万的考生,重新燃起了掌握自己人生的激情。
施主,请留步
方清平 【连载中】
简介:本书是著名笑星方清平唯一正版人生回顾随笔集,幽默且真实,地道的老北京味。 全书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在台前幕后亲历听闻的一些趣事儿,比如广东在歌厅里说相声,和陪酒妹、香港导演的故事等;第二部分主要是写作者生命中重要的人,“老炮儿”黑哥,师傅李金斗,明星好友等。第三部分主要是酒友,吃货,打工私生活中的故事。第四部分主要是怀念悲惨的童年和故乡。第五部分是对作秀、黄赌毒社会现状的评论,。
新浪小说在线书城由中文在线提供运营支持新出网许(京)字045号
Copyright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